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

环境应急预案2018

浏览数:148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18年修订)

预案编号:    YJYA- 2018-0002     

发布日期:    20181116         

人: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

批准书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编订了《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组织相关专家审查并经公司各部门集中讨论研究确定了预案文本。

该预案修编实施目的在于在切实加强环境风险源的监控和防范措施,在有效降低事件发生概率的前提下,规定响应措施,对突发环境事件及时组织有效救援,控制事件危害的蔓延,减小伴随的环境影响。在发生突发事故时,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应急组织机构要组织对企业员工做好相关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

兹批准《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于20181116日开始实施。

批准人:

批准日期:



 

1 总则....................................................................................................................... - 1 -

1.1 编制目的.................................................................................................... - 1 -

1.2 编制依据.................................................................................................... - 1 -

1.3适用范围..................................................................................................... - 4 -

1.4工作原则..................................................................................................... - 4 -

1.5应急预案体系说明..................................................................................... - 5 -

1.6事件分级..................................................................................................... - 5 -

2 组织指挥机制....................................................................................................... - 7 -

2.1 应急组织指挥架构的建立........................................................................ - 7 -

2.2 应急组织指挥架构职责............................................................................ - 7 -

2.3 指挥运行机制............................................................................................ - 9 -

2.4 分级响应.................................................................................................. - 10 -

2.5 响应程序.................................................................................................. - 10 -

2.6 应急指挥权的移交与调整...................................................................... - 10 -

3 预防与预警机制...................................................................................................... 12

3.1 事故预防与风险源监控............................................................................... 12

3.2 预警分级及启动条件................................................................................... 13

3.3 预警发布及响应措施................................................................................... 14

3.4 预警解除程序............................................................................................... 14

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15

4.1 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响应分级................................................................... 15

4.2 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15

4.3 信息报告与通报........................................................................................... 16

5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19

5.1 应急处置原则............................................................................................... 19

5.2 现场处置应急组织....................................................................................... 19

5.3 现场处置应急解决程序............................................................................... 20

5.4 化学品柜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20

5.5 危废暂存间应急处理................................................................................... 21

5.6 应急调度及物资保障................................................................................... 22

6 应急救护、监测、终止及信息发布...................................................................... 23

6.1 现场防护、救护与医院救治....................................................................... 23

6.2 应急监测与跟踪监测................................................................................... 23

6.3 应急终止....................................................................................................... 24

6.4 信息发布....................................................................................................... 25

7 后期处置.................................................................................................................. 26

7.1 善后处置....................................................................................................... 26

7.2 调查与评估................................................................................................... 26

7.3 恢复重建....................................................................................................... 26

8 应急保障.................................................................................................................. 27

8.1 人力资源保障............................................................................................... 27

8.2 财力保障....................................................................................................... 27

8.3 物资保障....................................................................................................... 27

8.4 医疗卫生保障............................................................................................... 27

8.5 交通运输....................................................................................................... 27

8.6 通信保障....................................................................................................... 27

8.7 制度保障....................................................................................................... 28

9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29

9.1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29

9.2 外部共享物资情况....................................................................................... 29

10 监督管理................................................................................................................ 30

10.1 预案演练..................................................................................................... 30

10.2 宣传培训..................................................................................................... 31

10.3 责任与奖惩................................................................................................. 32

10.4 预案修订..................................................................................................... 33

10.5 预案评审与备案......................................................................................... 33

  .......................................................................................................................... 34

1 预案解释权限.................................................................................................. 34

2 预案修订情况.................................................................................................. 34

3 预案的实施日期.............................................................................................. 34

附件.............................................................................................................................. 35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根据公司运营的实际情况,为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规范处置程序,明确相关职责,及时对实际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和生命财产损失,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要求,公司在发布本应急预案后,报朝阳区环境保护局备案,为环保部门收集信息提供材料。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原北京威立雅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4月编制了《北苑污水处理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于201555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备案,备案编号为110105-2015-012-L(附件1)。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已满三年的”企业应当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修订本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本次风险评估报告为2015年版的第一次修订。

1.2 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日起施行,主席令200769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日起施行,主席令2014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1日起施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日起施行,主席令201531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117日修订,主席令第5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114日修订,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1028日修订,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127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512日起施行,国务院令第352号;

10)《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环保部,201518日;

11)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20140403日;

12)《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1025日;

13)《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

14)《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51日);

15)《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5月);

16)《北京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5年);

17)《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2004729日实施,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

18)《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京应急办发[2006]10号;

19)《北京市消防安全管理条例201191日起施行,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20)《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环境保护部<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环发[2015]7号)。

1.2.2标准、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20041211日起施行;

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0¨,征求意见稿);

3)《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指南(试行)》(环办[2013]28号);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5)《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 941-2018),201831日起施行;

6)《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73日实施;

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2009101日实行;

9)《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199621日实行

1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199621日实行;

11)《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2005101日实施;

1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GB 20581-2006);

1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 18597-2001);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技术规范》(20145月);

1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

1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

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

19)《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环办应急[2018]8号)。

20)《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2013),201471日实施;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17号,201551日起实施;

2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8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9号;

23)《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

2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20141229日;

25)《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3.22

26)《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京政发[2018]24号。

1.2.3 其他相关依据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制度汇编》;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一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厂内人为或不可抗力对本公司及周边环境敏感区域内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化学品在贮存、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火灾、大面积泄漏等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以及影响环境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对上述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采取的相应的预警、处置及监测措施。

1.4工作原则

公司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始终贯彻如下原则:

统一指挥,分工合作

应急响应启动后,所有行动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统一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定各应急行动负责人(包含人员搜救、伤者救护、人员疏散与撤离、现场紧急关断、紧急堵漏、事件现场的隔离警戒、安全环保、后勤保障、记录和信息报告等内容)。

人员安全,环境保护

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响应行动。优先处理伤者,发现人员失踪或有受伤人员,立即开展搜救和现场救护工作,并及时联系送往指定企业救治。应急响应行动过程中,各应急小组密切注意环境保护,防止因事件本身或处理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控制为先,逐步消除

应急响应行动首先考虑控制事件,防止污染事故扩大。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再逐步消除事故。

及时报告,对外授权

确保事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当事件有新的发展以及事件失控或事故扩大时,必须立即报告。向朝阳区环保局报告,原则上由应急总指挥负责,现场任何越级报告行为必须得到企业应急总指挥的授权。

1.5应急预案体系说明

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相关规定,应急预案体系应由总体应急预案(综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见图1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事故类型单一、处置手段类似、公司员工人数有限等实际情况,本次仅编制突发环境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综合)和现场处置预案,不再单独制定各专项应急预案。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公司内部预案,当发生火灾事故等安全事故引起的突发环境事件,需同时执行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当突发环境事件为企业级突发环境事件时,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进行救助,启动项目所在地政府的环境应急预案。

1.6事件分级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故危害、影响范围以及控制事态的难度分为:社会级、企业级。

1.6.1 社会级

1)危险化学试剂和危险废物在贮存、转移、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遇明火发生火灾事故,厂内无法利用现有应急物资控制;

2)由进水水质严重异常、工艺运行调控失效或关键设备设施出现故障,而导致的水质不合格的出水排放到清河,影响清河的水质;

3)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造成的上述事故,我厂内部无法控制。

4)相邻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能引起本厂次生环境污染事故时。

1.6.2 企业级

危险化学试剂和危险废物在贮存、转移、使用过程中发生遗撒、泄漏事故。泄漏物进入厂区裸露土壤将污染土壤。


2 组织指挥机制

2.1 应急组织指挥架构的建立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现有工作人员26人。办公室职工实行白班制,水厂运营职工实行四班两倒的24小时轮流值班的工作制度。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20135月)要求,公司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由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组、通讯联络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组成。由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以应急指挥部为基础,由总指挥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进行现场处置工作。若总指挥不在场时,由副总指挥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见附件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框架见图2

2.2 应急组织指挥架构职责

2.2.1 应急指挥架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3)审批并落实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督促、协助现场工人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报告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外部联动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围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分配、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故调查、经验总结。负责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围企业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指挥架构图

2.2.2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应急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总指挥,运行经理担任副总指挥,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组织制定并颁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负责抢险应急全过程的决策、指挥与协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2)通讯联络组:主要负责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联络事宜,调动各种手段,确保应急期间内外通讯畅通。

说明:同时通讯联络组负责第一时间通知周边企业及环境敏感目标相关负责人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如果企业技术力量不能满足应急处置和救援的需求,需要技术专家提供帮助时,主要负责应急处置的咨询,通过电话或聘请现场指导,提出污染应急处置的建议,参与污染物性质、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快速确定,研究和评估污染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等工作方案。

3)现场处置组:现场处置组接到通知后,小组成员迅速集合队伍奔赴现场,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切断事故源,负责现场抢险过程泄漏物料的处理。

负责人员疏散、提供应急措施参考。负责现场警戒及交通车辆管制、人员进出管制。

4)环境监测组:主要协助监测部门做好应急环境监测工作。

5)医疗救护组:主要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进行清洗消毒处理,作好隔离控制,防止交叉感染和扩散。公司车辆或厂外救护车出动后,同时负责协助办理住院等手续及通知伤者家属和办理保险事宜等。

6)物资保障组:主要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如堵漏器材、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采购和保障,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下的抢险抢救物资及设备的供应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企业应急组织机构作为企业的一个整体应急组织,其职责还包括: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组织本预案的审批与更新;负责组织外部评审;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社区等人员聚集区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此外,由于夜班值班人员较少,企业设置完善的监控报警系统,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实时视频监控、报警及录像管理。如出现问题夜班值班人员及时向应急总指挥及副总指挥电话汇报应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危险降低到最低。

2.3 指挥运行机制

公司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由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组、通讯联络组、环境监测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组成。由公司总经理及副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及副总指挥,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以应急指挥部为基础,由总指挥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进行现场处置工作。若总指挥不在场时,由副总指挥任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各应急救援小组听从指挥部的命令。

2.4 分级响应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公司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应急事件分为二级应急响应:社会级、企业级。

2.4.1 社会级应急响应

由社会级事件引起,已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安全构成影响,且不能被事故发现者或公司人员利用现场应急资源进行紧急处理或不能控制其事态发展。

2.4.2 企业级应急响应

由企业级事件引起,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安全不构成影响,能通过本公司应急人员利用厂内应急资源进行紧急处理或能够控制其事态发展。

2.5 响应程序

社会级应急响应程序:

1)停止相关区域作业或切断阀门,防止事故扩大;

2)立即拨打外部政府救援电话;

3)迅速启动区域和公司应急响应处置队伍,到达事发现场进行待命;

4)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5)事发区域立即组织疏散,停止生产;

6)应急指挥部负责对外媒体和政府机构的信息传达和通报。

企业级应急响应程序:

1)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处置队伍,到达事发现场进行处理,同时停止相关区域作业或切断阀门,防止因电火花引发火灾事故;

2)事发区域立即组织疏散、进行现场救援;

3)无需请求外部救援。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见图2

2.6 应急指挥权的移交与调整

当突发环境事件级别达到社会级,需请求社会支援时,应立即联系当地政府及相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介入后,环境应急指挥权由公司内部移交给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公司内部在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全面配合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


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图


3 预防与预警机制

3.1 事故预防与风险源监控

3.1.1 化学品柜泄漏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公司在厂区设有化学品柜,主要存放500 mL/瓶硫酸(95%-98%)、盐酸等,最大存量为0.0556吨,企业针对硫酸(95%-98%)等泄漏产生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1)化学品柜张贴“注意防火”、“禁止吸烟”、“泄漏处置方案”等标识。

2)设置完善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宜选用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泡沫、水雾,不宜使用喷射水。

3)设置通风装置。

4)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步骤操作,禁止误操作和野蛮操作。

5)设置一些防止泄漏和灭火的沙土。

6)在使用之后,要及时将容器加盖,一方面防止挥发性有机物的无组织排放,一方面保证生产的安全。

3.1.2 危废暂存间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危废暂存间房门口张贴“危废暂存间”、“注意防火”、“泄漏处置方案”等标识。

2)危废暂存间内设置完善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

3)危废暂存间内设置通风装置,安装防爆排风扇、安装强排传感器、防爆灯、防爆开关等。

4)危险废物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并与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容器损坏。

5)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用于存放液体。

6)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7)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防渗漏处理。

8)危废暂存间内应存放有沙土及容器,用于收集滴落的机油、废机油等。

3.1.3 消防退水

厂区内出现火灾情况下,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1)厂区内出现火灾情况下,及时用沙袋封堵厂区内事故点临近雨水排放口,并用沙袋对事故点设置临时围堰/围挡,避免消防废水排出厂区外。

2)当消防废水无法在厂区内截留,或已经顺雨水管网排出厂区,第一时间通知朝阳区环保局,提供废水所含化学品成分、泄漏量等信息,协助朝阳区监测站对地表、地下水开展跟踪监测。

3.2预警分级及启动条件

3.2.1 预警分级

根据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由低到高分为两级,依次采用黄色(企业级)、橙色(社会级)加以表示。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1)黄色预警:日常监督检查、排查中发现环境安全隐患,预计将要发生一般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时,发布黄色预警。

2)橙色预警:日常监督检查、排查中发现环境安全隐患,预计将要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或因在敏感时间、敏感地点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时,发布橙色预警。

3.2.2 预警信息获取

1)外部获取信息

北京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暴雨、地震等预警信息;

政府监督部门的监测结论或委托监测单位的监测结论;

周边企业发布的预警信息或其他外部投诉、报警信息;

2)内部获取信息

应急设施故障或应急物资不足;

安全检查发现的其他可导致泄漏、火灾的安全隐患。

企业应急办公室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预报信息分析、判断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2.3 预警启动

1)黄色预警:

化学品柜:存放的硫酸(95%-98%)等出现少量遗撒(库存量20%)滴漏、遗撒。

危废暂存间:存放的机油、废机油等等出现少量(库存量20%)的遗撒、滴漏。

2)橙色预警:

化学品柜:存放的硫酸(95%-98%)等大量泄漏且引起着火、中毒事件。

危废暂存间:存放的机油、废机油等等出现大量泄漏且引起着火事件。

3.3 预警发布及响应措施

3.3.1 预警发布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条件信息的可能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做出预警决定,发布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和各应急小组进入预警状态。当应急指挥部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较大,超出处置能力时,要立即启动社会级响应,立刻向120119110申请增援,并及时采取行动。同时组织人员对可能造成事故的源头进行排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准备好消防灭火器材等。

应急指挥部跟踪事态的发展,根据事态的变化情况适时宣布预警解除或启动应急预案。预警信息的内容包括:预警信息的类别、预警级别、响应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区域或范围、重点关注的事项和建议采取的措施等内容,可通过手机、固定电话等形式发布。

预警信息发布相关责任人:布海鸥,联系电话:13681437612

3.3.2 预警响应

企业预警响应级别与突发环境事件和相应分级对照见表1

1   预警级别与事件分级对照表

事件分级

备注

企业级突发环境事件

需要事故部门和几个相关部门协同参与应急

社会级突发环境事件

需要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

3.4 预警解除程序

当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得到控制,造成的危害已彻底消除无继发的可能时,应急领导小组方可解除预警。

预警解除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通过手机等形式发布。


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4.1 突发环境事件及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实行属地为主的原则,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参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序、影响范围、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为方便管理、明确职责,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从重到轻依次分为重大环境事件(I级社会级)、较大环境事件(级企业级)。公司所涉及的重大环境事件(I级涉及公司外环境)对应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中一般环境事件(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4.2 应急响应启动程序

根据预警级别不同,启动相应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事故影响超出企业区域范围,启动Ι级响应;事故影响控制在企业区域范围,未影响到周边地区,启动级响应。

1)应急响应原则

企业应急响应需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指挥,分工合作

应急响应启动后,所有行动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统一指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指定各应急行动负责人(包含人员搜救、伤者救护、人员疏散与撤离、现场紧急关断、紧急堵漏、事件现场的隔离警戒、安全环保、后勤保障、记录和信息报告等内容)。

人员安全,环境保护

所有参加应急响应行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实施应急响应行动。优先处理伤者,发现人员失踪或有受伤人员,立即开展搜救和现场救护工作,并及时联系送往指定企业救治。应急响应行动过程中,各应急小组密切注意环境保护,防止因事件本身或处理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

控制为先,逐步消除

应急响应行动首先考虑控制事件,防止污染事故扩大。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再逐步消除事故。

及时报告,对外授权

确保事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当事件有新的发展以及事件失控或事故扩大时,必须立即报告。向朝阳区环保局报告,原则上由应急总指挥负责,现场任何越级报告行为必须得到企业应急总指挥的授权。

2)分级响应程序

企业应急办公室设24小时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电话:15313175896,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按分级响应程序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企业分级响应程序详见表1和图4

11   企业分级响应程序一览表

响应级别

启动条件

响应流程

级响应

事故影响控制在企业区域范围,未影响到周边地区

1)应急办公室接到现场第一发现人报警;

2)应急办公室根据内容和影响程度,判断事故影响程度达到II级响应标准,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突发事件情况;

3)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II级应急响应;

4)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指派副总指挥赶赴现场指挥,并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派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5)如超出II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申请I级响应。

I级响应

事故影响超出

企业区域范围

1)应急办公室接到现场第一发现人报警;

2)应急办公室根据内容和影响程度,判断事故影响程度达到I级响应标准,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突发事件情况;

2)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启动I级应急响应,同时上报朝阳区人民政府和朝阳区环保局;

3)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指派副总指挥赶赴现场指挥,并成立现场指挥部,指派各应急救援专业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4)政府现场指挥部到位后,应急指挥部移交指挥权,并配合做好后续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5)如超出I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申请更高级别响应。

4.3 信息报告与通报

4.3.1 内部报告  

企业第一发现人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立即报告上级主管人员,具体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并将事件的发展态势、严重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部说明,总指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具体的响应程序。企业将紧急应变流程图和各主管的联系电话做成小卡片形式,企业每个职员人手一张,以确保信息沟通的顺畅。

4   分级响应流程图

4.3.2 信息上报

如果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范围控制在企业内,并及时得到处理,未对周围环境和社会造成影响的,企业在处理完成后1日内向环保部门报告;如果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可能影响企业外,需要其他环保力量支持的,在事故发生后立即(1 h内)向朝阳区环保局报告,请求支援,现场指挥权转交之前,还需随时报告事故进展情况,并在事故处理完毕后3日内向环保部门报告事故原因及处理情况。

4.3.3 事件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1)初报: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事件后首次上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事件发展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上报。

2)续报: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事件潜在或者间接危害以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至少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造成的危害、损失和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肇事者责任追究情况五个部分。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确保在事故后的3个工作日内把以书面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采用传真、网络、邮寄和面呈等方式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初报可通过电话报告,并及时补充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中写明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尽可能提供地图、图片以及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初报的信息报告内容如表2所示。

2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内容

项目

内容

现场信息

报告时间、现场联系人、报告人联系方式

事件基本信息

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污染源、泄漏数量、预计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事故进展

现场勘查情况

1、事故地点离周边居民距离,是否有影响

2、气象条件

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已采取的处置措施及成效、事故的控制情况

4.3.4 信息通报

联动机制:一旦出现突发环境事件,必须启动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局、公安局、消防局、安监局等部门通报,并马上通知事故可能涉及的周边企业等环境敏感点。相关责任人:布海鸥,联系电话:13681437612

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者可能涉及相邻企业或单位的,应急办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通知周边企业或单位,并向朝阳区环保局提出向周边通报的建议。


5 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置

5.1 应急处置原则

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第一、保护环境原则

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及污染优先,关注环境保护,要求员工在紧急状态下首先避险和自救,重要性排序为:人员、环境、财产、工作进度。

2)迅速隔离原则

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快速查明泄漏点,并将泄漏部位与系统隔离,设置警戒区,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指挥人员撤离现场。发现有人中毒窒息时应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上风口处。烧伤人员要注意保护创面。

3)减少损失原则

按照救人重于救物、先隔离控制而后消除故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的原则,进行应急处置。将火灾附近贵重物品、资料以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的物品尽量移至安全地点。

4)协同处置原则

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以及与政府的沟通联系,迅速动员企业和申请政府的资源进行应急处置。

5)事故影响范围及时控制原则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赶赴现场,将事故泄漏的影响范围尽可能的控制在发生区域或企业内,避免事故泄漏扩散至企业外,对周围敏感点居民造成环境健康危害。

5.2 现场处置应急组织

1)应急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警后,成立应急指挥部,并根据实际情况和事故发展态势采取响应,必要时启动社会应急救援,拨打“119120110”等报告相关部门协助,同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所有成员到达事故现场。

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各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开展抢险,现场处置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环境安全监测组的相互配合协助。

3)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有利地形设立指挥部,各救援队伍尽可能靠近指挥部,各组组长应确保通讯畅通,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现场处置相关负责人及联系电话见表3

3   关键岗位责任人

关键岗位

职务

姓名

电话

危险化学品库

综合经理

乔晨

18611687159

危废库房

综合经理

乔晨

18611687159

实验室

综合经理

乔晨

18611687159

说明

关键岗位责任人人员需24小时开机

若上述人员信息或联系方式发生变动,请及时更新或更替人员信息。

5.3 现场处置应急解决程序

进入现场的各应急小组尽快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应急工作。

1)现场指挥部

尽快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根据事故灾害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抢险抢修

值班人员接报警后,立即确定事故点,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泄漏、火灾等事故进行控制。首先确定泄漏点,根据泄漏情况制定泄漏处置、维修方案,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现场要采取先控制后修复的原则。将泄露区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3)疏散撤离

本企业安全区域为办公楼南侧(有足够空间且方便疏散撤离),现场处置组立即赶到各自区域组织和指挥各区域内所有人员安全有序撤离事故现场。(若火灾产生的烟雾浓度较高时,用自带口罩或毛巾沾水后捂住口鼻沿安全出口指示灯尽快撤离。)

4)伤员急救

医疗救护组展开伤员急救,并立即拨打119寻求支援,在救护车未到达现场时,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到附近企业进行救治。

5)现场恢复

现场处置组与物资供应组配合,进行现场的恢复工作。

5.4 化学品柜泄漏、着火应急处理

企业化学品柜存放间负责人:乔晨,联系电话:18611687159

5.4.1 应急处理措施

1)现场处置人员应急处置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穿防毒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3)发现化学品泄漏时,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减少挥发。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处置。

4)对进入库房的排险人员,严禁携带火种,严禁使用金属工具,以免碰撞发生火花或火星。

5)必须将化学品柜周围清理整洁,避免火势迅速向四周蔓延并为救援队员提供便利的施救空间。

6)吸附、覆盖用的沙土、吸附材料需作为危废处理。

7)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5.4.2 应急疏散、急救及注意事项

1)应急疏散

积极抢救受伤者、疏散人员,本项目厂区设有疏散线路图,让窒息人员立即向上风向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2)现场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注意事项

现场处置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确保人身安全第一,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应保证绝对禁止产生明火、静电的行为。

5.5 危废暂存间应急处理

企业危废暂存库负责人:乔晨,联系电话:18611687159

5.5.1应急处置措施

1)突发事故发生时,首先设立警戒线,任何人未经现场指挥部的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事故现场。

2)泄漏液漏至地面时,采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并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转移至安全的容器内。

3)发生火灾时立即启用消防设施,组织灭火,采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等灭火方式。火势较大时拨打火警电话119,说明起火地点、可燃物种类、火势大小、联系方式等。如果有人员被困或被烧伤立即组织救援。

4)遗撒造成土壤污染的,要将受污染的土壤清除并作为危废处置。

5)现场处置人员应急处置时,必须佩防护胶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5.5.2 应急疏散、急救及注意事项

1)应急疏散

危废暂存间事故情况下,现场无关人员需疏散至安全区域,撤离至安全线以外,人员的疏散在选择方向时选取上风向。

2)现场急救

救护者做好个人防护,进入事故区抢救受伤人员时,首先要做好个人皮肤的防护,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

3)注意事项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应急防护器材、应急设备及物资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5.6 应急调度及物资保障

1)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按照事件分级执行分级响应,二级突发环境事件需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各应急小组参与救援;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在自身救援条件受限,无力控制事故现场时(一级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向朝阳区环保局及有关政府部门求援,由政府部门来协调政府救援力量。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小组与物资服从政府部门的调配。

2)应急过程所需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数量、储存位置、负责人等详见附件。

6 应急救护、监测、终止及信息发布

6.1 现场防护、救护与医院救治

1)现场救护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继发性损害;

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2)现场防护及救护处理

救护人员必须佩带防护手套及口罩;

情况严重时,现场指挥要立即通知急救中心(120)并组织人员稳住伤员,尽可能缓和伤情。禁止无关人员破坏现场,禁止围观人员堵塞道路。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进行心脏按摩。

发现事故现场有人窒息或烧伤时,立即抢救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如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烧伤人员应注意保护创面并防止二次受伤,如有外伤流血应立即包扎。待企业急救中心人员赶到后进一步处理。

在救人的同时,应保护现场。当公安、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人员共同抢险。待妥善处理好事件后,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汇报,由领导协商医疗费用的承担金额。

3)医院名称、联系方式、地址

本公司周围主要医院或救助机构联系方式见表4

4    主要医院或救助机构联系方式

序号

医院名称

联系方式

与公司距离

1

北京六合医院

010-61743900

NW1.1 km

2

北京天苑医院

010-61764846

NW1.4 km

3

北京天通仁和医院

010-61768100

NW1.2 km

6.2 应急监测与跟踪监测

6.2.1 应急监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通讯联络组组长布海鸥迅速联系朝阳区环境监测站赴事故现场进行环境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频次、项目和方法等),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小型、便携仪器对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断,以便对事件及时、正确进行处理。应急监测方案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相关规定。具体如下:

1、大气环境监测

1)大气监测分析项目: VOCSCO(火灾),1小时取样。

2)监测频次:事故前期每1小时一次,趋于正常后可减少频次。

3)采样及分析:监测及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等要求进行监测。监测方案将表5

5   大气事故监测方案

序号

项目

检测位置

检测频次

监测方法

1

一氧化碳

在事故源上风向、下风向、厂界外10米内浓度最高点布监控点。

事故前期每1小时一次,趋于正常后可减少频次。

《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红外分散法》(GB 9801-88

2

VOCS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气象色谱法》(第四版增补版)

2、水环境监测

1)水环境监测因子:pHCOD、氨氮、SS、总磷、总氮等,1小时取样。

2)监测频次:事故前期每1小时一次,趋于正常后可减少频次。

3)采样及分析:监测及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2828-2002)等要求进行监测。

我公司自身没有检测能力,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确保迅速获得北京朝阳区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支持,相关应急监测协议正在签订中。

6.2.2 跟踪监测

污染物进入周围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和降解等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继续协助环境监测站人员进行污染物的跟踪监测,直至环境恢复正常。

6.3 应急终止

6.3.1 应急响应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负面影响趋于并保持在尽量低的水平。

6.3.2 应急终止程序

1)应急终止时机由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经现场应急指挥部批准;

2)现场应急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环境安全监测组继续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污染影响彻底消除为止。

6.3.3 应急终止后行动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为方便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使事故调查人员看到事故发生后的原始状态,及时查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同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意外伤害。

2)事故现场的洗消

事故发生后,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会对事故现场设备、环境和其他人员造成污染影响,因此在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洗消。

6.4 信息发布

根据事故的大小及危害情况,正确判断事故级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组织应急救援。根据事故的进展情况,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警戒区域及发布交通管制命令;

2)及时通报事故的进展情况;

3)事故善后恢复措施落实后,发布解除警戒命令;

4)向周边单位和敏感点通报事故情况,消除恐惧;

5)由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不得隐瞒任何事实。


7 后期处置

7.1 善后处置

1)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工作、生活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各级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行动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对受影响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组织受影响部门尽快恢复运营。

3)物资供应组负责对应急过程中消耗、使用的应急物资、器材进行补充,使其重新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4)企业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对受灾的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和损失赔偿,安置地点、方式及赔偿金额、方式服从当地政府安排。

7.2 调查与评估

应急指挥办公室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人,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并制定改进措施。然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预案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再行公布实施时,对修订版进行必要的标注和说明,对修订或变更内容加以记录,然后再报各相关政府机关备案。

7.3 恢复重建

待突发环境事件完全平息后,对损毁的设备、设施进行及时的恢复重建,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和应急措施恢复到正常应急状态,由应急小组物资供应组对应急物资进行评估和补足。


8 应急保障

8.1 人力资源保障

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是突发环境事件的指挥机构,由若干应急小组共同成立应急指挥部,应急小组是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抢险、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公司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任务,各小组也要组建应急救援、抢险、抢修队伍,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8.2 财力保障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包括仪器装备、交通车辆、应急咨询、应急演练、人员防护设备等配置的运作经费,由企业财政支出解决,专款专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8.3 物资保障

应急队伍要根据本预案要求建立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日常和战时两级物资储备,增加必要的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和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好应急仪器和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参加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救助人员自身安全,及时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和扩散。

按照责任规定,各部门必须保管好各自范围内的应急器材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立即进行修复,确保各种器材和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4 医疗卫生保障

公司办公室设置一个应急小药箱,应急小药箱内装有应急药物(应急止血、烫伤膏、脱脂纱布、创可贴、医用棉签、紫药水、体温表、碘酒、小镊子、消炎类药物等),能做现场简单的救护,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8.5 交通运输

公司明确指定应急救援车辆,时刻保持公司有至少一部车随时待命,由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时刻保持车况良好,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确保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立即赶赴现场,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8.6 通信保障

应急小组通过内部电话、通讯网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联络。应急小组组长手机须保持24小时开通。对各有关预案的人员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定期进行收集更新;更新后的信息要在24小时内向各部门传达,并更新预案相关附录。

8.7制度保障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加强管理,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9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9.1 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针对企业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专门配备有应急物资和装备,具体详见附件。

9.2 外部共享物资情况

当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超出企业区控制范围,扩散至企业外时,应急指挥部将响应联动机制,协同上级部门和周边企业共同应急处理,并与周边企业共享应急物资,比如消防设施、应急车辆、医疗救援力量等。


10 监督管理

10.1 预案演练

10.1.1 演练目的

1)使参加应急反应的各部门熟悉、掌握各自所在应急反应行动中的职责;

2)保证应急反应各有关环节快速、协调、有效地运作;

3)考核各级应急反应人员对所学理论与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的程度;

4)及时发现应急反应计划和应急反应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以便予以改进和完善。

10.1.2 演练组织

1)应急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召开第一次演练协调会议,讨论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分工,确定演练的其他相关事宜。

2)应急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召开第二次演练协调会议,核对准备进度,反馈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演练方案,筹备桌面演练。

3)进行桌面演练,相关参与人员按照方案将整个过程在桌面上模拟演习一遍,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点评桌面演习效果,提出预演中重点注意的问题。

4)举行现场演练,全程摄像或拍照记录整个演练过程,总结演练的经验教训。

10.1.3 演练时间

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10.1.4 演练过程

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演练评价、总结三个阶段。

10.1.5 演练准备

1)做好演练方案,通过会议讨论确定最终方案。

2)工作分配,演练物资准备。

3)演练培训:消防器材、防护设备、监测和检测设备、及堵漏措施培训等。

10.1.6 演练实施

演练实施阶段是指从宣布初始事件到演练结束的整个过程。演练过程中参演应急组织和人员按照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响应要求进行演示,由参演组织和人员根据自己关于最佳解决办法的理解,对事故做出响应行动。

10.1.7 应急演练评价、总结

由总指挥进行演练总结和讲评,根据应急演练结果,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0.2 宣传培训

为了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各应急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企业员工,必须开展应急培训,熟悉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紧急事故以及应急行动。

10.2.1 培训内容

1)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

针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的培训内容如下:

a.如何识别危险;

b.如何启动紧急警报系统;

c.危险物质泄漏控制措施;

d.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e.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

f.如何安全疏散人群;

g.如何使用灭火器及灭火步骤训练;

h.案例分析。

2)企业员工的培训主要内容

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内容如下:

a.潜在的危险事故及其后果;

b.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

c.灭火器的使用及灭火步骤训练;

d.基本个人防护知识;

e.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

f.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g.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

10.2.2 培训方式

培训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定期开设培训班、上课、事故讲座、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以及利用企业内黑板报和墙报等,使教育培训形象生动。

10.2.3 培训要求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环境事故情景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内容;

周期性:一年一次;

定期性:定期进行技能培训,时间由各部门自行安排;

真实性:尽量贴近实际应急活动。

10.2.4 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进行一次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的宣传活动。宣传内容:

1)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健康危害、防护知识等;

2)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社区和周边人员进行转移疏散;

3)人员转移、疏散的原则以及转移过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项;

4)对因事故而导致的污染和伤害的处理方法。

10.3 责任与奖惩

10.3.1 责任追究

在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人事部门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要求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经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后,拒不整改的;

2)迟报、谎报、瞒报事故;

3)事故发生时,玩忽职守或临阵逃脱、擅离职守的;

4)拒不执行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知、指示、命令的;

5)发生事故时,没有立即组织实施抢救或者采取必要措施,造成事故蔓延、扩大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6)妨碍抢险救援工作的;

7)不配合、协助事故调查的。

10.3.2 奖励

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人事规章制度给予表彰奖励。

10.4 预案修订

10.4.1 预案评估

指挥部和各部门经预案演练后进行讲评和总结,及时发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问题,并从中找到改进的措施。评估的内容有:

1)通过演练发现的主要问题;

2)对演练准备情况的评估;

3)对预案有关程序、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4)在训练、防护器具、抢救设置等方面的改进意见;

5)对演练指挥部的意见等。

10.4.2 预案修正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演练评估后,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补充、完善,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2)企业内主要化学品的存储位置、存量发生重大变化时,要求对预案及时进行修正。

10.4.3 预案修正时限及条件

应急预案至少三年修订一次,应急预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适时开展修订:

1)突发事件的风险环境发生变化;

2)预案中规定的措施存在不完善情况;

3)预案中设计的重要信息变更、过时或失效;

4)应急预案涉及的敏感目标发生变化。

10.5 预案评审与备案

1)内部评审:由企业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内部评审。

2)外部评审:由企业、预案编制机构、朝阳区环保局、敏感点居民并聘请相关专家等人员参与外部评审。

3)备案:完成评审后到朝阳区环保局备案。

4)预案年终评审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新,同时向朝阳区环保局备案。


 

1 预案解释权限

本预案由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制定,所有解释权限由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解释。

2 预案修订情况

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编制了《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5年),并于2015623日完成在朝阳区环保局的备案工作,备案编号为110105-2015-012-L。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划定环境风险等级已满三年的”企业应当重新划定本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现编制《北京清河北苑水务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本预案于201811月制定,为第二版。

3 预案的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批准签发之日起实行。


附件

附件12015年突发环境事件备案表

附件2:授权书

附件3:应急组织机构图及联系方式

附件4:外部应急机构及主要医院联系方式

附件5:关键岗位责任人

附件6: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

附件7:应急物资与应急疏散路线图

附件8:应急处置卡

附件9:事故报警与应急处理程序

附件10:应急演练记录表

附件1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汇报表